急性鼻炎是一种常见的鼻腔黏膜急性炎症性疾病,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可伴有细菌感染,它具有起病急、病程短的特点,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
急性鼻炎的发病往往较为突然,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鼻腔干燥、灼热,随后便会出现鼻塞,呈渐进性加重,严重时可导致双侧鼻塞,影响呼吸,还会伴有大量清水样鼻涕,这是鼻腔黏膜受到刺激后分泌亢进的表现,随着病情发展,鼻涕可能会逐渐变稠,转为黏液性或黏脓性,患者还常伴有嗅觉减退,这是因为鼻腔黏膜肿胀,影响了嗅觉感受器的功能,头痛、发热、全身不适等症状也较为常见,发热程度因人而异,一般在 37.5℃至 38.5℃之间,严重时可超过 39℃,全身乏力、肌肉酸痛等症状会让患者感到十分疲惫。
在病理检查方面,急性鼻炎早期可见鼻腔黏膜充血、水肿,上皮细胞层下有淋巴细胞和浆细胞浸润,随着病情进展,黏膜表面会出现渗出,主要为浆液性或黏液性分泌物,其中可含有少量中性粒细胞,如果合并细菌感染,炎症会进一步加重,黏膜固有层会出现大量中性粒细胞浸润,严重时可形成小的溃疡。
对于急性鼻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表现,如典型的鼻塞、流涕、嗅觉减退等,结合病史及相关检查,一般血常规检查可见白细胞计数正常或稍低,淋巴细胞相对增多,若合并细菌感染,则白细胞计数及中性粒细胞比例可升高,鼻腔检查可发现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尤以鼻黏膜前段明显。
急性鼻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通常在 7 至 10 天左右可自行痊愈,治疗上主要以对症治疗为主,以缓解症状,减轻患者痛苦,使用鼻用减充血剂可减轻鼻腔黏膜充血、肿胀,缓解鼻塞症状,但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可配合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以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保持鼻腔清洁,对于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可给予相应的对症处理,如使用解热镇痛药,如果合并细菌感染,则需要使用抗生素进行治疗。
预防急性鼻炎至关重要,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加强锻炼,增强体质,提高机体免疫力,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注意鼻腔卫生,避免用手挖鼻,保持室内空气流通,定期开窗通风等。
急性鼻炎虽然是一种常见且相对容易治愈的疾病,但如果不及时治疗或治疗不当,也可能引发鼻窦炎、中耳炎等并发症,一旦出现相关症状,应及时就医,遵循医嘱进行治疗,以促进早日康复,减少疾病带来的不良影响。
发表评论
急性鼻炎为鼻腔的突发炎症反应,常伴鼻塞、流涕等症状。
急性鼻炎,作为鼻腔的急性炎症反应疾病之一,
需及时治疗以控制症状、防止并发症。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