急性鼻炎,作为一种常见的鼻腔疾病,在日常生活中并不鲜见,它往往起病急骤,给患者带来诸多不适,了解急性鼻炎的相关知识,对于及时防治具有重要意义。
急性鼻炎通常由病毒感染引起,最常见的是鼻病毒,当人体免疫力下降时,这些病毒便容易侵入鼻腔,引发炎症反应,初期,患者可能会感到鼻腔干燥、灼热,随后逐渐出现鼻塞、流涕等症状,鼻涕起初多为清水样,随着病情发展,可变为黏脓性,患者还可能伴有打喷嚏、嗅觉减退等表现,部分患者还会出现头痛、发热、全身乏力等全身症状,这是由于炎症反应波及全身所致。
从病理角度来看,急性鼻炎发作时,鼻腔黏膜会出现明显的充血、水肿,上皮细胞肿胀,纤毛运动减弱,导致鼻腔的自净功能受到影响,黏膜下的血管扩张,通透性增加,使得血浆渗出,形成流涕,炎症细胞如淋巴细胞、中性粒细胞等浸润,进一步加重了炎症反应,在疾病的恢复阶段,黏膜逐渐消肿,上皮细胞再生,纤毛功能也逐渐恢复正常。
对于急性鼻炎的诊断,主要依据患者的症状、体征以及病史,医生通过详细询问患者的发病过程、症状特点等,结合鼻腔检查,一般不难做出诊断,鼻腔检查时,可见鼻腔黏膜充血、肿胀,尤以鼻黏膜前端明显。
在治疗方面,急性鼻炎具有一定的自限性,对于症状较轻的患者,主要采取对症治疗,使用生理盐水冲洗鼻腔,可清除鼻腔内的分泌物,减轻鼻塞症状,同时保持鼻腔清洁,有利于炎症的恢复,鼻塞严重时,可使用鼻用减充血剂,但需注意使用时间不宜过长,以免引起药物性鼻炎,对于伴有发热、头痛等全身症状的患者,可适当使用解热镇痛药缓解症状,患者应注意休息,多饮水,保持室内空气流通,避免过度劳累,以促进身体的恢复。
预防急性鼻炎的关键在于增强机体免疫力,日常生活中,要注意均衡饮食,适量运动,保证充足的睡眠,在流感高发季节,尽量避免前往人员密集的场所,必要时可佩戴口罩,注意个人卫生,勤洗手,避免用手触摸口鼻,减少病毒感染的机会。
急性鼻炎虽然常见,但通过了解其症状、病理及防治方法,我们能够更好地应对这一疾病,减少其对生活的影响,保持鼻腔健康。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