皮划艇运动作为一项充满活力与挑战的水上运动,深受众多爱好者的喜爱,在享受皮划艇带来的乐趣与刺激的同时,参与者也面临着一定的运动损伤风险,作为医院病理科医生,深入了解皮划艇运动损伤的病理机制,对于准确诊断、有效治疗以及预防损伤的再次发生具有重要意义。
皮划艇运动中常见的损伤部位包括肩部、肘部、腕部、腰部以及下肢等,肩部损伤较为突出,这主要是由于划桨动作需要肩部频繁地进行大幅度外展、上举和旋转等活动,长期重复这些动作,容易导致肩部肌肉、肌腱的劳损,如肩袖损伤,从病理角度来看,肩袖的磨损、撕裂会引起局部的炎症反应,表现为肩部疼痛、活动受限,炎症刺激还会导致周围组织的充血、水肿,进一步影响肩部的正常功能。
肘部损伤也较为常见,尤其是肱骨外上髁炎,也就是俗称的“网球肘”,这是因为在划桨过程中,前臂伸肌反复收缩、牵拉,导致肱骨外上髁处的肌腱附着点发生微小损伤,进而引发无菌性炎症,病理表现为局部组织的增生、变性,患者会感到肘部外侧疼痛,在用力抓握或伸腕时疼痛加剧。
腕部损伤多与划桨时手部的握持动作有关,过度用力或不正确的握持方式可能导致手腕部的肌肉、韧带拉伤,甚至出现腕关节的扭伤,病理变化包括肌肉纤维的断裂、韧带的损伤以及关节周围的出血、肿胀等,影响手腕的灵活性和力量。
腰部在皮划艇运动中起着重要的支撑作用,长时间保持特定的姿势和重复的划桨动作,容易造成腰部肌肉劳损和腰椎间盘突出等问题,腰部肌肉劳损时,肌肉组织会出现疲劳性损伤,表现为腰部酸痛、僵硬,而腰椎间盘突出则是由于椎间盘退变、损伤等原因,导致髓核突出压迫周围神经组织,引发腰部疼痛,并可伴有下肢放射性疼痛、麻木等症状。
下肢损伤主要集中在膝关节和踝关节,膝关节在划桨过程中需要承受一定的压力和扭转力,容易出现半月板损伤、韧带损伤等,踝关节则可能因在水上环境中行走或上下艇时的不慎而发生扭伤,这些损伤的病理过程涉及关节软骨、韧带、肌肉等组织的损伤,对下肢的运动功能产生不同程度的影响。
为了减少皮划艇运动损伤的发生,运动员在训练和比赛前应充分做好热身准备,活动各个关节,提高肌肉的兴奋性和灵活性,在运动过程中,要保持正确的姿势和动作技巧,避免过度用力和疲劳,合理安排训练强度和时间,给身体足够的恢复时间,一旦发生损伤,应及时就医,接受专业的诊断和治疗,病理科医生通过对损伤组织的病理检查,能够准确判断损伤的程度和类型,为临床治疗提供重要依据,帮助运动员尽快恢复健康,重返皮划艇运动的赛场。
发表评论
皮划艇运动损伤的预防需从病理分析入手,科学训练与保护措施并重。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