心脏神经官能症,如何区分心病与心非病?

在繁忙的医院病理科,时常会遇到这样一类患者,他们自述有胸闷、心悸、呼吸困难等症状,但经过一系列的医学检查,如心电图、心脏彩超等,并未发现器质性病变,这类患者常被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Cardiac Neurosis),即心脏并无实质性损害,而是由于自主神经功能紊乱所引起的症状群。

心脏神经官能症,如何区分心病与心非病?

问题提出:如何准确区分心脏神经官能症与其他心脏疾病,特别是那些症状相似的疾病,如心绞痛或心肌梗塞的早期表现?

回答: 心脏神经官能症的鉴别诊断关键在于细致的病史采集、全面的体格检查以及必要的辅助检查,询问患者的症状是否与情绪波动、精神压力有关,这有助于初步判断是否为功能性病变,虽然心电图可能显示正常或非特异性ST-T段改变,但通过动态心电图监测,可观察是否有与症状相关的短暂性心肌缺血表现,这有助于与心脏神经官能症区分,心脏彩超、心肌酶学检查及心肌标志物检测在排除器质性心脏病方面也至关重要。

值得注意的是,心脏神经官能症患者常伴有明显的焦虑、抑郁情绪,可通过心理评估量表如汉密尔顿焦虑量表(HAMA)、汉密尔顿抑郁量表(HAMD)等进行辅助诊断,治疗上,除必要的对症治疗外,心理干预和药物治疗双管齐下,常能取得良好效果。

面对自述“心”病却查无实病的患者,病理科医生需具备敏锐的洞察力与综合分析能力,既要排除真正的器质性心脏病,又要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方能准确诊断为心脏神经官能症,为患者带来真正的“心”安。

相关阅读

发表评论

  • 匿名用户  发表于 2025-03-21 08:21 回复

    心脏神经官能症虽症状似心脏病,实为心理因素所致,区分关键在于:检查无器质性病变而自觉不适者为心非病;反之则需考虑真正的心脏问题。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