神经性皮炎,一种常见的慢性皮肤病,其特征是皮肤局部出现剧烈瘙痒,并伴有苔藓样变或色素沉着,这一疾病虽不具传染性,但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其发病原因复杂,包括精神紧张、内分泌失调、胃肠道功能障碍及局部刺激等。
当神经受到刺激时,会释放出一种名为P物质(SP)的神经递质,它不仅参与痛觉传导,还与瘙痒感紧密相关,治疗神经性皮炎不仅要止痒,还需从缓解精神压力、调节内分泌入手。
在治疗方法上,除了常规的抗组胺药和外用皮质类固醇激素外,还可采用物理疗法如紫外线照射,以及中医的针灸、拔罐等,以调节机体内部环境,达到“治本”的目的,保持皮肤清洁、避免搔抓和摩擦,对预防病情恶化至关重要。
神经性皮炎的“痒”与神经活动密切相关,治疗需综合施策,既要“治标”止痒,更要“治本”调养,以实现长期缓解。
添加新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