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医院的病理科,我们每天面对的是人体最细微的构造与变化,而近年来,一个不为人注意的“新”污染物——微塑料,正悄悄进入我们的视野,微塑料是指直径小于5毫米的塑料碎片,它们广泛存在于环境、食物链中,甚至可能通过血液、淋巴系统进入人体。
问题来了:微塑料的摄入是否会影响病理诊断的准确性?虽然目前尚无直接证据表明微塑料会直接影响细胞学或组织学染色结果,但它们在体内的累积可能对某些生物标志物的检测产生干扰,微塑料表面的化学物质可能被误认为药物或毒素残留,从而误导诊断。
作为病理科医生,我们需保持警惕,关注这一新兴污染问题,应开展更多研究以明确微塑料对病理诊断的具体影响,并探索有效的检测和去除方法,减少日常生活中的塑料使用,保护环境,也是减少微塑料摄入、维护人类健康的重要一环。
在探索未知的道路上,每一次细微的发现都可能引领我们走向更精准、更安全的医疗诊断未来。
发表评论
微塑料污染或成医疗诊断新挑战,影响病理检测的准确性与可靠性。
微塑料污染可能成为医疗诊断的隐形威胁,其进入人体后对病理样本的影响亟待关注。
添加新评论